二手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市场前景如何
中国二手车交易现状、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市场前景如何?
中国二手车交易现状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二手车交易量逐年增长。其中2023年1-8月,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达到了1190万辆,2022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达到了近1800万辆,较2021年增长了约10%。同时,二手车市场的业态也在不断丰富,从传统的线下交易市场到互联网二手车平台,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
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往往难以获取车辆的全面信息。其次,车辆状况不透明,部分二手车存在维修记录不规范、隐瞒车辆实际情况等问题。此外,二手车市场的诚信度也有待提高,部分商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情况。
行业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正在加大监管力度,推动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互联网二手车平台的兴起也为二手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车辆信息,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6年的二手车将增多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于车辆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上将出现越来越多的6年二手车。这些车辆虽然车龄较长,但车况相对较好,价格也较为实惠,将成为二手车市场的一大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市场前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二手车检测机构查博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市场也前景广阔。首先,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可以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相同的车况。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很多新车在短短几年内就会面临技术过时的局面,而二手车则可以避免这种困境。此外,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二手市场也将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二手车评估机构查博士认为中国二手车市场仍存在提升空间,市场规范化、诚信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加强,未来二手车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市场也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二手车时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和有信誉的商家来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手车市场逐渐冷清?
二手车市场逐渐冷清?
引言
二手车市场曾经十分辉煌过,尤其是在十几年前,二手车凭借便宜高性价比的优势,备受买车者的欢迎。可能也与当时的经济水平有关,受到那时收入水平的局限,汽车价格还是较高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买车是一个较大的负担,所以对于想买车却买不起的人来说,二手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曾经辉煌一时的二手车市场,在如今,这个传统行业,看似没有当初那么景气。许多人甚至预言:这个行业即将衰败。这个市场曾经那么辉煌,为何如今却几乎“无人问津”了呢?二手车市场逐渐冷清?曾有人为面子买入,今降价处理生意也难做。
一、曾经的辉煌
所谓的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商家卖相对便宜的二手车。车主将自己的车提供到二手车中间商,然后经过中间商的重新包装,将二手车卖给其他卖主,通过赚取其中的差价盈利。
在如今我们熟知的二手车平台都打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旗号,这也体现了那些年,二手车市场也曾可赚的满盆钵丰。在当时,新车价格较高并不是大多数人能担得起的,二手车以其相对便宜的价格,成为许多买车主的首选。
二手车市场,它的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新车市场,当新车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大家有更多的几率去买新车,这样二手车市场也会迎来发展的好阶段,因为大多数人会选择把旧车卖掉。
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逐步提高,买新车并没有当初那么大负担,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买新车。不过新车购买量大也会让二手车供应得到充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过,二手车行业本该发展火热,实际上却没有预想的那样的顺利。
二、二手车市场前景堪忧
在大家眼中,二手车虽然便宜而且性价比高,但二手车市场的风险性还是相对更高,比较容易踩雷,买到质量不好、有隐患的旧车。这也成为许多人担心的一大隐患。
许多人认为,二手车市场水很深,许多不良商家为了赚钱不顾汽车的质量安全问题,售后服务也不达标,当买主遇到车子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他们也会找理由推脱,不顾消费者的利益。现在买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买车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这与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是密不可分的。而大多数人的购买习惯,还是更倾向于买新而不是二手。所以二手车行业也受到一定冲击。
除了二手车市场,其实整个汽车行业在疫情阶段,都面临着挑战。疫情的冲击使很多汽车相关的工厂陷入了经济的困难,与此同时,限电令的措施,整个制造行业都会受此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进度都一定程度减产减缓。
传统汽车行业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但对于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的特点,逐渐走向了大众的视野。加上政策的扶持和支持,也逐渐成为买车者的一大选择。汽车行业遭遇小范围的压力,但这只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也只是暂时的而对于二手车市场其衰落的根本原因还是其自身的市场秩序。二手车市场混乱的乱象,才是其衰败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商业行为让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大幅下滑。让许多人对二手车市场望而却步。
许多买过二手车的车主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二手车市场,觉得每个车都洁净如新。但是买回去以后才发现车子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比如刹车失灵之类的。
许多二手车卖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车子的安全问题也不检查,把车子清洗包装一番,就拿出去就卖。许多泡过水的车明明存在着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但商家刻意隐瞒、欺骗消费者。这些不良行为也严重影响了二手车市场的口碑。二手车市场的售后服务也非常糟糕就算车有质量安全问题,卖方也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让车主有苦说不出。
二手车市场逐渐走向没落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提高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二手车市场整体的环境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市场乱象丛生,商家不负责任欺骗消费者,在中间赚取高额的差价。二手车市场的通病如果不铲除,但未来也很难有很好的发展。
对于国家而言,一定要通过政策来引导,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样二手车市场才会得到长远的进步。
结语
二手车市场的部分不良行为看似是个别不良商家的不法行为,但是这种商家绝非少数,一些商家认为别家都这么干了,我为啥不效仿?
以至于它们导致整个二手车市场都受到了影响,给受众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所以只有整顿二手车市场风气,才能为二手车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今日话题:又一传统行业败了!曾有大量人“充面子”购买,现在降价还被嫌弃。
我国二手车市场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缺乏健全的法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行业法规滞后,时效性不足,政策不健全,造成二手车市场管理水平难以提高,服务功能缺乏。
(2)税收政策不配套。二手车增值税为其销售额的2%,拍卖增值税为其成交额的4%,而二手车交易市场由于不直接参与经营,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在新车价格动荡及相关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现行的增值税政策给二手车经营企业和拍卖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也增加了购买二手车的成本。
(3)评价体系不健全。随着二手车市场“井喷式”的发展,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二手车鉴定估价人员对二手车的评估尤为关键。但是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导致在交易中存在定价不合理,甚至随意性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评估体系是关键所在。
(4)二手车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目前我国新车品牌的销售是建立在信息咨询、配件供应、维修、汽车保险等***服务之上的。而二手车的售后服务还没有建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如在美国,二手车售出后具有一定时间的质保期,通用公司就规定,车龄在7年以内的二手车可以享受1~2年的质保期。这些售后服务保障了发达国家二手车的销售量。
(5)二手车经营企业门槛低。目前二手车市场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二手车经营准入门槛低,参差不齐的二手车企业带来了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带来各种不规范的运营模式,***、事故车、泡水车、翻新车等不时流入市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二手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导?读
近年来在新车市场消费动力偏弱的同时,二手乘用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过去三年,二手乘用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13%。如此高增长的放量市场,已逐渐成为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二手车交易增长的主要动因,是政策环境的日益改善、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二手车的心态逐渐开放。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印证了存量市场的兴起。本文聚焦我国二手乘用车市场现阶段运行主要特征,展望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机构提供参考。
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全国二手车交易规模稳步提升
受政策***、市场引导、消费者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二手乘用车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经过2016-2019年二手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二手车与新车交易之比由0.3∶1提升至0.6∶1,析出率由5.3%提升至6.2%。2019年全国二手乘用车累计交易1309万辆,同比增长11.3%。受疫情和春节的影响,2020年1-2月二手乘用车交易210万辆,同比下降6.4%。(见图1)
据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二手车交易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二手车首次交易时车龄集中于2-6年,占总交易的44.4%,车龄为2-4年时交易达到高峰,占23.6%。二手车首次交易时间呈逐年推迟的趋势,2016-2019年,平均交易时车龄由6.2年推迟至6.7年,8年以上交易时车龄由21.5%上升至28.6%。一方面,受经济市场大环境影响,消费者持币观望,推迟车辆置换;另一方面,在我国制造业成熟的背景下,汽车“耐用消费品”属性凸显。
2019年二手车多次交易的比例提升,经历两次及以上交易的二手车占32.7%,同比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第二次交易时车龄集中于6-10年,占48.4%,交易高峰出现在7-9年车龄,占比25.5%。第三次交易时车龄大多处于7-11年,占比53.0%,高峰为8-10年,占比29.5%。相关行业参与者可根据车龄特征规划收车目标,从而掌握更多二手车车源。(见图2)
从排放水平上看,国四是现阶段二手乘用车市场交易主力车型,占比达到52.6%,国四及以下排放的二手车份额持续降低。国五由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执行,目前车况较好,交易占比仍将持续提升。今年7月国六排放标准的全面落地将推动国四及以下排放水平二手车向东北部、西部等排放要求宽松区域流转。(见图3)
从车型类别来看,现阶段我国二手车交易以轿车为主,但其份额逐年下滑,SUV、MPV份额持续上升。二手车交易数据显示,2019年轿车市占率下滑1.6个百分点,降为66.3%;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受保有量传导,SUV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持续强势,市场份额继续攀升,相比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市占率达到17.8%;MPV符合家用、商用多种出行场景需求,份额微增0.5个百分点,市占率为7.4%;交叉型乘用车的部分使用场景已被SUV和MPV替代,延续低迷态势,市场份额下滑1.4个百分点,降为8.5%。2020年1-2月SUV市占份额继续提升1.4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占比下滑1.4%。(见图4)
1、跨省流转比例持续上升
随着二手车限迁政策的逐步放开,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加速渗透,二手车跨省交易持续增长。2019年,二手车跨省交易比例达到17.5%,相比2016年解除限迁之初提升4.6个百分点。跨省交易量规模也迅速攀升,同比增速始终高于整体市场,2019年省份间流转二手车达到228.6万辆,同比增长21.2%。2020年1-2月受疫情影响跨省流转比例和交易量均下滑。(见图5、6)
从省份流转来看,全国二手车流向的总体趋势为东部城市车源向北部、中西部城市输出,一线城市车源向二三线城市输出。二手车迁出最活跃的区域是北京、江浙沪以及广东、天津等省市,其中北京迁出量最大,2019年净迁出29.5万辆,迁出车辆主要流向内蒙古和东三省的三四线城市,如赤峰、呼和浩特、松原等地。山东、广西、辽宁以及内蒙、新疆是二手车迁入大省,其中山东迁入量最大,2019年净迁入28.5万辆,迁入的二手车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实行限购地区以及东部一二线城市。(见图7、8)
1、政策利好,二手车经销商盈利能力被激发
近期***院常务会议释放利好信号,提出“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现行二手车增值税政策是按照二手车销售额全额的2.0%缴纳,若按照平均交易价格6.27万元估算,二手车的单车利润将提升1000元左右,将有效***经销商开展二手车业务的积极性。目前,我国经销商4S店收车模式在二手车交易量中的占比仅为12.0%,降税后将有更多经销商从佣金模式转向收车模式。另外,税率降低将放大二手车价格优势,部分取代中低端新车的市场需求,推动汽车市场往中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二手车交易的盘活将带动金融保险、整备翻新、装饰美容等关联产业发展。
2、三四线城市二手车交易增速放缓,一二线城市异地流入增长快
2016年国五升级后带来了二手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大量的一二线城市车源流入,形成了较高的交易规模基数,政策影响消退后,市场逐步恢复平稳,交易量增速放缓。(见图9)
数据显示,2019年二手车交易量Top20品牌中,自主、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品牌分别占6席、5席、4席、3席、2席。大众以162万的交易量和高于12.0%的市占率领跑二手车市场,五菱、丰田、本田和别克品牌在其之后,交易量65万-84万不等,市占率在5.0%-6.4%之间。
从品牌竞争矩阵来看,“潜力期”品牌分布较为密集,且整体偏向中高端档次,传递高端、性能好、驾驶乐趣高等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与价值主张清晰是取得高交易增速的主要原因。位于“开拓期”品牌的共同痛点在于缺乏代表性的、可持续产生良好口碑的明星产品,稳固的口碑和延续迭代的产品是赢得二手车市场消费者信赖的关键。(见图10)
4、疫情加速经销商数字化转型
本次疫情间接推动了二手车行业的线上数字化发展。线上导流、VR看车、远程检测、在线拍卖、电话邀约等一系列手段将以往购车面对面交涉的情景全部转移至线上完成。伴随线上数字化的推进,传统粗放型二手车经营模式已显出弊端,企业需引入“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基于数据的实时、深度分析,赋能精细化运营,针对车源、库存、物流、跨区域溢价、客户定位等企业经营中的各环节运用数据力量,提升经营策略规划科学性,掌握行业主动权。短期看,二手车企业所面临的车源不足问题可借助数字化得到缓解;长期看,数字化是企业推进精准获客、精益运营的关键手段,是打造新一轮二手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二手车行业发展方向及现存问题
过去国内对于买二手车这方面有一些负面的消费理念,但是随着最近十年的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行业市场越来越规范,消费者也增加了购买二手车的信心。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二手车交易市场。
其次,买车人买车渠道的转变
2019年全国二手车交易累计量已1492万台。其中有近300万台二手车交易是线上电商平台交易。2020年受疫情影响,到线下购车VS线上看车,越来越多人选择后者。预计2020年电商二手车平台交易量能达400万以上。
直播看车成为一个趋势
越来越多的二手车商走向直播道路,先从快手的北方车商直播,到南方的淘宝车商直播。这个疫情让很多获客能力差的中小二手车商被动走向直播获客的道路。
过去二手车有着一车一况的问题,但是随着评估标准化体系以及***车这样的品牌电商的质保,为二手车直播交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0年,二手车车商若不重视电商和直播,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车源成本和获客成本将会剧增。二手车行业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始。
二手车行业的发展还有三座大山需要解决。
事实上,国内二手车行业发展至今,始终没有获得良好的政策环境。限迁、税收不公、临时产权登记制度,这“三座大山”导致国内二手车流通大多以灰色、碎片化、个人化方式操作,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产业发展升级由此受到极大制约;市场层面也相关联产生很多弊端,进一步产生不良效应。
市场存在三大问题
1、监管缺失,行业缺乏消费者公信力
国内最早的二手车交易,基本以车贩子倒车为主要方式,没有正规的二手车经销商,法律监管也没有及时介入。
随着1998年《旧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和2005年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二手车市场才开始逐步进入规范化阶段。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经纪公司、二手车连锁经销商等市场主体开始出现。
但总体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经营粗放。由于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诚信评价体系,交易体制不规范,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导致二手车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里程数据***、检测评估标准不统一、虚***宣传、承诺服务难兑现、“套路贷”以及售卖问题车辆等乱象频生,行业整体缺乏公信力。
2、二手车商“小而散”,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差
长期以来,中国的二手车交易以个人和经纪公司中介服务交易为主,这部分交易占全部交易量的90%以上,较大规模的二手车连锁经销商在市场上份额并不多。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70%的二手车经销商经营规模在300万以下,其中中低端车型有近六成经营规模在100万以下;月均交易量在15辆以下的二手策划经销商占比达72%;66%的经销商仅有3名以下的员工。这些二手车商经营规模小,盈利模式单一,平均经营水平低,且风险抵御能力较差。
3、流通体系不完善,效率低下
当前传统线下交易是二手车行业主流,交易周期为20.8天。随着互联网介入二手车市场,优信二手车、***车、瓜子二手车等在资本助力下,将“二手车电商”概念推向一个***,动辄融资几亿美金,烧出了C2B、C2C、B2B等多种概念上的交易模式,但实际的线上成交量仅能占到二手车市场份额3%,而且线上交易周期长达58.1天。超长的交易时间,流通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需要方式来解决的。
总体来看,与新车市场相比,中国二手车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制度环境不健全、流通经营主体成熟度低、尚未形成有机合理的产业结构,这些都是明显存在的问题。更难以达到对新车、二手车市场统筹运营的程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手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二手车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飞速发展。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900万辆,今年前三季度交易量为688.44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68%,累计交易金额为3954亿元,预计全年交易量将超过1000万辆,今年二手车交易量增长率将超过新车的3倍。
尽管二手车交易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其实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车企想要未来车市顺畅发展,还有很多不得不扫清的障碍。未来车市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得到哪些新发展呢?
当下二手车市场存在的弊端
1、消费者对二手车了解不透彻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对二手车的印象还停留在路边的“收车”字样。而且,现在车市的车源绝大部分是5-7年的车型,而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有一定要求的,不仅考虑车辆的性价比,同样注重车辆的品牌和外观。因此,3年以下车龄的二手车需求量很大,但供给紧缺。
2、消费者对交易价格存在疑虑
二手车定价机制很特殊,一车一况,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无论是车主卖车,还是消费者买车,都对二手车价格存在疑虑,希望自己在交易过程当中不会上当受骗。这需要竞价机制的引入,如今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正在形成,未来车况信息透明化将为价格透明化打下基础。
3、对于二手车认知度不高,担心买到问题车
消费者不敢买二手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害怕买到有问题的车,或者担心没有质保,维修成本高企。目前,虽然一些企业看到了市场空白,推出了延保产品,但国家没有相应的支持政策,行业没有可以参考的准则,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也不高。调查显示,只要二手车的车况能够经过第三方公司的认证,又有质保和延保服务,那么就可以打消80%消费者的顾虑。
4、限迁政策成为阻碍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共有333个地级市出台了二手车的“限迁”政策,且大部分城市的二手车准入门槛为国四排放标准车型,其中允许国五以上排放标准迁入的城市13个,国四以上排放标准迁入的城市250个,国三以上排放标准迁入的城市48个,国二以上排放标准迁入的城市仅有4个。此外,山东、江苏、吉林等地区,还对车辆的使用年限做了限制,要求注册5年以上的车辆不予回收,这意味着车龄五年以上的二手车将不能流入这些区域。
二手车市场近年来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汽车业的最后一片蓝海。各路资金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二手车市场。但是二手车交易的核心是体验式消费,而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非常碎片化。经销商规模均很有限,这也为二手车电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二手车电商通过构建一个透明的***,不仅为客户提供方便的选择,同样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给消费者提供优秀的服务,实现完美的客户体验。
在车辆类别方面,根据以前年度的汽车销量显示,SUV和MPV占据绝大优势。所以,未来交易中,大多数应该以SUV和MPV为主。尤其是小型车,应该细分领域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此外,受到今年二胎政策的影响,汽车市场应该增加MPV细分市场,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便利和选择。
在政策方面,今年国家确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促进调机构扩内需。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在个人用车领域,除“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之外,主要体现在“创新分时租赁、车辆共享等运营模式”和“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小排量汽车方面,“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对于车企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通过对以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显示,这一市场现在正在逐步强大,预计在后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总结:二手车交易市场自2009年以来,一直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的区域性特点也越发明显。据专家预测,整体上保持这样上升的态势格局不会改变,预测未来几年,二手车行业在量的变化的同时将会出现一种质的改变。到2020年前后,中国二手车行业总体规模将会达到2000万辆左右,产值将达数万亿元。